一个人如何做到坚守阵地一整天,击退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

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是最惨烈,最艰苦的一场战斗。这场战役历时43天,双方所投入的炮火火力,刷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战斗英雄,例如黄继光、孙占元、牛保才、胡修道等。而标题中提到的这位英雄就是胡修道。

胡修道是1951年6月才参的军。也就是说他参军的时候,正是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而参加上甘岭战役时,他才仅仅入伍不到两年。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还是首次和敌军面对面真枪实弹的战斗,这样的一个新兵却在敌人的炮火中创造了一个战争史上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奇迹。更为难得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人民志愿军被朝鲜共和国授予“共和国英雄”和金星奖章的共有12位,其中只有彭德怀、杨育才和他安全回国,其他均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展开剩余68%

胡修道是第12军31师91团5连的战士,1952年11月5日,就是令他一生最为难忘的一天,也是他最为骄傲的一天。这一天,他们班入则固守某高地周围的小山头3号阵地。面对联军的狂轰滥炸和一次次的猛烈冲锋,胡修道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最后连班长也身负重伤,坚守阵地的重任就靠胡修道一个人了。他一个人背着步话机,一边和后方炮火支援部队联系,一边利用俯角优势,不断变换位置向冲锋敌人共投掷了数百颗手雷和爆破筒,击退敌人41次攻击,歼敌280多人。一个人坚守了一整天,最后弹药用完,敌人冲到山顶的时候,我军的增援部队正好赶到,胜利守住了3号阵地。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打仗靠的就是先进的炮火和几乎完全掌握的制空的立体作战优势,坦克、大炮、飞机,各种炮弹和炸弹不知道把阵地炸翻过几次,而偏偏就攻不下来。其实,胡修道能创造这个奇迹,除了他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意外,还有当时在上甘岭普遍推行的坑道防御体系和后方炮火的支援。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与联军的对战,是一场并不对等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制空权,美国当时最为新式的大炮均用在了朝鲜战场上,空中还有轰炸机抛下的各种炸弹和燃烧弹。为了对付这种局面,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就利用岩石结构的山体,采取了坑道防御的方式,当时在上甘岭区域内,所挖掘的坑道、防空洞总长度可以绕地球一周半,构筑了一道完整的地下坑道防御体系,有效的减少了因炮火和轰炸而带来的伤亡。

另外还有一点的是,上甘岭战战役开始,15军军长秦基伟便下令把能够调动的炮兵部队全部集中到上甘岭后方,虽然我军大部分炮火都比较落后,但是利用高度优势,也对联军发动了请所唯有的炮火攻击。胡修道就是依靠一部步话机,与后方炮兵部队联络,有效的报告了炮火的攻击坐标,所以联军40余次的攻击均被击退。

胡修道只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中众多的英雄之一,这次阵地守卫战也只是上甘岭战役中一个小小的战场,在整个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的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捍卫了我们祖国的尊严。而上甘岭战役之所以名声大震,不仅因为这场战役的惨烈,更因为上甘岭已然成为一种精神,成为一个符号,他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威,不容侵犯的国威。

发布于:天津市